中新經緯1月4日電 (周奕航)公募基金行業的“期末”成績單近日公之于眾。
中新經緯注意到,2023年全市場基金中,年度收益率最高的產品為廣發基金旗下廣發全球精選人民幣基金,該基金憑借66.08%的年度收益率位居榜首;而上銀基金旗下上銀新能源產業精選基金業績墊底,收益率為-46.5%,二者業績相差112.58%,業績分化明顯。
產品業績分化嚴重
Wind數據顯示,截至2023年12月31日,全市場7827只主動管理型基金中,共有649只基金近一年收益率為正。
具體來看,廣發基金旗下廣發全球精選人民幣以66.08%的年度收益率位居榜首。該基金由廣發基金旗下李耀柱管理,重點布局海外市場的科技龍頭,截至2023年9月30日,該基金重倉持有英偉達、微軟、拼多多、特斯拉等股票。
作為一只成立13年的QDII基金,廣發全球精選人民幣基金在成立之初優勢并不明顯,管理規模一度在2億元以下。直到2020年,該基金展現出高彈性業績后,管理規模躍升至23.84億元,較上年同比增長267.33%。隨后,該基金規模仍呈持續增長態勢,2021年末管理規模為36.72億元。截至2023年9月30日,基金規模有所回落,為33.4億元。
除廣發全球精選人民幣基金外,華夏北交所創新中小企業精選兩年定開基金以58.55%的年度收益率位列第二,同類排名1/3504。2023年第四季度,北交所板塊持續活躍,相關主題基金業績也啟動“超車”模式。以華夏北交所創新中小企業精選兩年定開基金為例,該基金的投資方向以北交所專精特新細分行業龍頭公司為主,覆蓋鋰電池材料產業鏈、軍工元器件、化工等細分領域。
躋身2023年年度業績榜前十的還有廣發全球精選美元現匯、華夏全球科技先鋒人民幣、匯添富全球移動互聯A基金,收益率分別為63.31%、58.19%和49.87%;包括東方區域發展、東吳移動互聯A在內的主動權益類基金,也獲得了40%以上的年化收益。
然而,在QDII基金和部分主動權益基金獲得高收益之余,公募基金市場也有6076只主動權益基金近一年收益率為負,總占比超七成。其中,年內收益率虧損超40%的基金共有52只,上銀基金旗下上銀新能源產業精選基金以-46.5%的收益率墊底。這也意味著,公募基金市場產品收益率存在兩極分化現象,且收益懸殊程度高達112.58%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上銀基金于2023年12月30日發布了解聘基金經理施敏佳的公告。由施敏佳管理的基金產品,正是2023年業績墊底的上銀新能源產業精選基金。事實上,早在2023年7月和9月,施敏佳就先后離任了上銀高質量優選、上銀科技驅動兩只基金,至于最新卸任的上銀新能源產業精選基金,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,該基金規模為1億元,前十大重倉股中出現了陽光電源、天合光能、隆基綠能等新能源個股的身影。
未來應如何破局?
針對2023年公募基金業績分化的情況,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向中新經緯表示,去年QDII基金整體表現好于權益類基金,是因為A股市場表現為新能源等重點領域的持續震蕩,導致權益類主題基金業績下滑,產品收益率出現明顯分化。
在楊德龍看來,投資A股和港股的基金,在2024年可能會呈現恢復性上漲的態勢。
與此同時,中金公司研報指出,在極端估值、交易情緒低位疊加積極因素逐步積累的情況下,投資者信心仍有繼續修復空間。雖需應對內外部一些中長期問題的顯化,但考慮中國政策空間大、根基牢、發展潛力夠、較多領域在全球具備競爭優勢,2024年A股結構性機會有望好于2023年,未來3-6個月的配置建議關注景氣回升與紅利資產的攻守結合。
除了與市場環境直接相關外,產品業績分化還與公募基金市場生態有關——頭部公募在海外QDII產品的開發、布局和投研方面已漸入佳境,而中小型公募仍面臨在“同質化”A股基金賽道內卷的競爭壓力。
針對上述情況,楊德龍表示,2023年公募基金費率改革有序推進,在降低基金產品的綜合費用,擴大基金規模和市場份額的同時,基金行業面臨的競爭壓力隨之顯現,基金公司的收入和利潤也受到一定的影響。在行業優勝劣汰的大背景下,規模較小的基金公司可能會受到較大影響。
至于未來應如何減輕產品業績分化,楊德龍稱,除了受環境因素影響,產品業績與基金經理選股和倉位控制直接相關。對于基金經理而言,首先應抓住機會布局一些被低估的優質股票,提高投資回報,為客戶提供長期相對穩定、有競爭力的收益;對于基金公司來說,應在降低自身運營成本的同時,提高服務能力、提升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,滿足多元化的市場需求。
(更多報道線索,請聯系本文作者周奕航:zhouyihang@chinanews.com.cn)(中新經緯APP)
(文中觀點僅供參考,不構成投資建議,投資有風險,入市需謹慎。)
中新經緯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,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、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責任編輯:魏薇 李中元